關鍵詞 |
,輕質碳酸鈣(碳酸鈣) |
面向地區(qū) |
保質期 |
12個月 |
|
售賣方式 |
袋裝 |
儲藏方法 |
常溫 |
1. 食品營養(yǎng)強化劑
應用:鈣缺乏食品的營養(yǎng)補充,如:
嬰幼兒配方奶粉、谷物輔食(GB 10769-2010規(guī)定)
植物蛋白飲料(如豆奶、燕麥奶)
果汁(如高鈣橙汁)
優(yōu)勢:顆粒細(2-10μm),易溶解,吸收率比天然鈣源(如骨粉)更高。
2. 烘焙食品
應用:
膨松劑:與酸性成分(如檸檬酸)反應生成CO?,用于蛋糕、面包等(替代部分泡打粉)。
面團改良劑:提升面團延展性,改善成品結構。
添加量:通常0.1%-0.5%。
3. 糖果與巧克力
應用:
軟糖/凝膠糖:提供細膩口感,增強彈性(與明膠/果膠配合)。
巧克力:作為抗結劑,防止可可脂析出,同時調節(jié)pH值(需硬脂酸改性)。
注意:需超細粉(D50≤5μm)避免砂粒感。
輕質工藝:
煅燒能耗占70%,需余熱回收技術。
石灰渣(含未反應CaO)需處理。
重質工藝:
粉塵控制(脈沖除塵器)。
濕法廢水含懸浮物,需絮凝沉降。
輕質碳酸鈣后處理工藝
脫水:板框壓濾/離心脫水至含水率≤30%。
干燥:閃蒸干燥(200-300℃)或噴霧干燥(納米級PCC)。
分級:氣流分級機分離2-10μm目標顆粒。
改性:硬脂酸包覆(用于疏水性食品,如巧克力)。
輕質碳酸鈣核心工藝——煅燒與消化
煅燒:石灰石在立窯/回轉窯中900-1200℃煅燒,生成氧化鈣(CaO)和CO?:
CaCO
3
→
Δ
CaO
+
CO
2
↑
CaCO
3
?
Δ
?
CaO+CO
2
?
↑
關鍵控制:溫度均勻性、CO?回收率(用于后續(xù)碳化)。
消化:CaO加水生成氫氧化鈣(石灰乳):
CaO
+
H
2
O
→
Ca(OH)
2
CaO+H
2
?
O→Ca(OH)
2
?
優(yōu)化點:控制水灰比(4:1)、溫度(60-80℃)以提高反應速率。
輕質碳酸鈣碳化工藝
碳化反應:向石灰乳中通入CO?,生成CaCO?沉淀:
Ca(OH)
2
+
CO
2
→
CaCO
3
↓
+
H
2
O
Ca(OH)
2
?
+CO
2
?
→CaCO
3
?
↓+H
2
?
O
技術參數(shù):
CO?濃度≥30%,溫度20-30℃(低溫得紡錘形顆粒)。
pH值降至7-8時終止反應。
工藝:多級碳化、添加晶型控制劑(如硫酸)調節(jié)顆粒形貌。
重質碳酸鈣濕法生產(chǎn)工藝
流程:礦石濕法研磨(水介質)→ 旋流器分級 → 壓濾脫水 → 干燥。
優(yōu)勢:
更細粒度(D50≤2μm),適合高附加值食品。
顆粒表面光滑,流動性好。
缺點:能耗高,需處理廢水。
————— 認證資質 —————