關(guān)鍵詞 |
康熙御制琺瑯彩鑒定,乾隆嘎嘣,雍正琺瑯彩瓷器鑒定技巧,清康熙掐絲琺瑯 |
面向地區(qū) |
雍正六年(1728年)以前,琺瑯料都是西洋進口的,色彩大約有十幾種。根據(jù)清宮檔案雍正六年《雜錄檔》“著試燒煉琺瑯料”的記載可知,從雍正六年開始,清宮造辦處在皇帝的授意之下自煉琺瑯彩料,煉燒成功了顏色更為豐富的國產(chǎn)料,比如中國傳統(tǒng)繪畫色調(diào)的松綠、軟白、藕荷、秋香、青銅、深葡萄等新色料。料內(nèi)含硼,是琺瑯彩繪原料的重要特點之一?,m瑯料呈塊狀玻璃樣,燒成后呈現(xiàn)顏料本色,質(zhì)感如透明玻璃,因此琺瑯彩也被稱為“料彩”?,m瑯彩繪瓷的著色劑:①胭脂紅色(也稱“金紅”),是以膠體金為著色劑。這與傳統(tǒng)紅色古瓷的鐵紅、銅紅的呈色劑是不同的;②黃彩,是以氧化銻為著色劑。這與康熙之前的以鐵為著色劑的彩、釉瓷器的著色劑是有區(qū)別的。
①瓷胎:除了景德鎮(zhèn)御窯廠燒造的白瓷胎之外,康熙琺瑯彩也有用宜興紫砂陶胎的,紫砂胎多畫牡丹,器形多蓋碗、茶壺;②裝飾:康熙琺瑯彩少有白釉琺瑯彩,多見色地琺瑯彩,常見色地有:紅、黃、藍、白、紫、豆綠、胭脂等;③造型:大件器少見,有少量瓶類器型。常見碗、盤、杯、碟、盒、壺等小件器。④琺瑯料:康熙時期,琺瑯料全靠進口,此時創(chuàng)燒成功的胭脂紅,以膠體金為著色劑,是我國古瓷早的金紅色;⑤款識:康熙琺瑯彩瓷多在器底書楷書四字雙行的“康熙御制”款,寫款采用青花、胭脂紅、紫彩、黑彩等彩繪料。
藏品規(guī)格:17×30.3cm
起拍價:QAR 35,000,000
成交價:QAR 40,000,000(折合人民幣:7,936萬)
拍賣專場:2023年12月16日卡塔爾拍賣-瓷器專場
藏品描述:清乾隆綠地琺瑯彩描金纏枝托八寶紋花鼓是一種清代乾隆年間(1736 年-1796 年)的瓷器,具有很高的收藏價值和歷史文化價值。它的綠地琺瑯彩裝飾技法非常,采用了描金和纏枝托八寶紋的裝飾手法,描繪了各種八寶紋和花卉紋。清乾隆綠地琺瑯彩描金纏枝托八寶紋花鼓是中國古代瓷器中的,不僅具有很高的收藏價值,也是研究清代瓷器制作技術(shù)和文化藝術(shù)的重要實物資料。
————— 認證資質(zhì) —————