關鍵詞 |
珠山八友瓷器怎么鑒定真假,珠山八友瓷板畫民國,珠山八友瓷畫價格,珠山八友瓷器圖片及鑒定方法 |
面向地區(qū) |
制作方法 |
純手工 |
汪野亭(1884-1942年),擅長粉彩山水,采用通景畫法,一氣呵成。常用折帶皺勾勒山石,以“園”點、“介”字點、“個”字點畫樹葉。畫中多見林木蔥籠、小橋茅屋、策杖老人,水中渡船等。汪氏是一位多產畫家,早中晚期,繪畫風格由細膩到粗放變化。早期以尖筆細致皺畫法,細膩柔麗;中晚期用筆迅疾率意,常以小斧劈皺法畫山石,粗獷簡練,氣勢雄偉。用彩靈活多變,有的青翠濃郁,勃發(fā)生機,有的墨彩濃重,蒼古奔放。常用印有“汪”、“平生”、“平山”、“汪平”、“老平”、“汪氏”、“野亭”等。
畢伯濤(1885-1969年),擅長翎毛花卉和走獸,以側鋒畫枝干,沒骨法畫花朵,小寫意勾染法畫小鳥,畫面疏朗,多見小件作品。常用印有“伯濤”等。
程意亭(1895-1948年),擅長花鳥,采用勾描填色法作畫,線條工整圓潤,以工筆絲羽法畫小鳥,鳥頭部較大,形體生動。程氏一生勤于筆耕,留世作品較多。常用印有“程印”、“程氏”、“程”、“程甫”、“意亭”等。
劉雨岑(1904-0969年),擅長粉彩花鳥。以工筆絲法畫小鳥,設色清新,形象生動?!八c桃花”的技法是劉氏的,直接用含料的水筆點出花頭,活潑自然,形態(tài)逼真。常用印有“竹人”、“岑”、“雨岑”、“劉氏”、“飲冰齋”等。
“珠山八友”的作品具有東方文化的特質,具有中華文化的精神,從他們的作品中可以看到儒、釋、道精神的縮影。同時,“珠山八友”的陶瓷裝飾水平大大超過了官窯瓷器。官窯瓷器將器皿各個部位畫得滿、畫得繁,而“珠山八友”的作品是根據(jù)器皿不同的造型來展開裝飾和構圖,使裝飾部分恰到好處地融入器皿整體的關系中。如王大凡的通景人物瓷瓶《木蘭歸故里》,畫中的人物與環(huán)境主次分明,空白的處理大小有別,首尾相接。如劉雨岑的粉彩、黑彩描金瓷盤,顏色的艷麗不亞于官窯,比官窯更雅致。
近年來,不僅僅只是“珠山八友”這類名家瓷板畫價格逐年走高,二三流名家作品甚至是非名家的精細作品價格也同樣一路上漲。有關表示,從市場價位來講,目前瓷板畫的價格遠遠低于當年同時期、同名氣的畫家的價格。即當前瓷板畫的市場價格與其實際價值還不匹配,市場關注度有待進一步提高。因此,瓷板畫收藏前景看好,眼下入手正是良機。
主營行業(yè):陶瓷 |
公司主營:景德鎮(zhèn)瓷器瓷板畫,禮品瓷大師瓷,藝術品--> |
主營地區(qū):江西景德鎮(zhèn)珠山區(qū) |
企業(yè)類型:有限責任公司 |
公司成立時間:2022-11-10 |
經(jīng)營模式:生產型 |
公司郵編:333000 |
————— 認證資質 —————